寒風習習,暖意融融。去年12月28日一大早,市總工會常務副主席梁立昌一行,驅車來到百里外的永壽縣渠子鎮下蘆堡村,向村民們送去了過冬衣物近千件,村支書高興地說:“你們,真是雪中送炭啊!”
下蘆堡村是市總工會定點包扶的貧困村。全村耕地面積1681畝,163戶共667人,低保戶52人,殘疾人19名;由于地域偏僻,交通不便,溝壑縱橫,干旱少雨,自然條件差等因素制約,可謂,“貧窮”像頑石一樣積壓在每個村民的心頭。
真扶貧,扶真貧。自2015年5月起,市總工會派出小分隊,選派年富力強、富有基層工作經驗的中層干部擔任“第一書記”,帶著責任、帶著任務、帶著感情、帶著作風常年駐村,為群眾送政策、送項目、送資金、送技術、送溫暖。他們逐戶逐人建檔立卡,切實摸準實情,理清發展思路,拓寬致富增收渠道,逐步制定幫扶方案和舉措。幾位主席每月進村入戶開展精準扶貧已成常態,機關工會干部自告奮勇前往村中蹲點。兩年多來,市總工會先后投資120萬元為扶貧村辦了十件實事:一是對村中路燈、道路和村容村貌,進行了亮化、硬化、綠化和美化;二是扶貧與扶智相結合,投資10萬元將村內閑置的房屋改建為村民文化活動中心;三是“四送”(送文化、送科技、送法律、送知識)活動入村三場次;四是春節向全村83戶60歲以上村民給予慰問,70歲以上的29位耄耋老人和5家特困戶分別送去了節日慰問金;五是為考取大學的4名貧困家庭學子每人給予2000元的助學金;六是協調咸陽市中心醫院專家教授及醫護人員52人入村開展免費體檢并將19名殘疾群眾接到市內醫院全面體檢和就醫;七是為意外摔傷的田豐收送去應急救助金5000元,對不幸發生火災的貧困戶田小權提供了及時救助;八是為村委會添置了辦公電腦和打字復印一體機,改善了辦公條件;九是資助安裝電信光纖寬帶,覆蓋全村,搭建了電商平臺,各類農副產品銷售便捷順暢;十是因地制宜,扶貧固本。引導村民種植黑玉米、黑小麥、吊桿杏和核桃等經濟作物,擴大養殖雞、羊、牛等家禽家畜規模,去年聘請三原縣種子管理站省級勞模楊茂勝入村現場傳授黑小麥的種植技術,該村共播種黑小麥試驗田100余畝,并承諾“三包”,使村民樂享“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路平咧,燈亮咧,咱村民日子紅火咧!”如今已是不少村民的口頭語。市總經濟部與貧困戶田參觀結成“一幫一”對子,當得知田參觀因缺乏技術和資金致困,就想方設法促其解困。去年麥收后,他們主動為田參觀購買了2000多株優質甘藍苗,收入可觀。據統計,目前全村已有43戶170余人脫貧。
陜ICP備19012402號-1 版權所有:咸陽市總工會 聯系電話:029-33210205 郵箱:xyszghbgs@163.com 技術支持: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