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序更替、華章又新、辭暮爾爾、奮進年年。這一年,咸陽市總工會以“榫卯”之力,下“鐫刻”之功,潤筆著墨,以實干“起筆”、匠心“運筆”、精準“落筆”,在高質量發展創新提升時代畫卷上,“工”筆寫意,勾勒出“全國有位 全省一流”的“昂揚曲線”。
雙擁共建
雙擁潮常涌、魚水情尤深。傳承紅色基因、銘記光榮歷史,攜手描繪“軍愛民、民擁軍”畫卷,合力書寫新時代雙擁華章。
“傳承紅色基因 錘煉過硬黨性 譜寫時代輝煌”主題黨日活動,崇軍愛軍厚植愛國擁軍情懷;“逐夢軍營寫春秋 不負韶華壯志酬”進軍營送文化,用嘹亮歌聲、歡樂舞蹈,為726名入伍新兵歡送壯行;“軍民魚水情 團結一家親”擁軍慰問,與部隊官兵暢談魚水情深、共話軍地發展;《國防教育法》《退役軍人保障法》普法宣傳走入尋常百姓家,在職工中唱響“雙擁”主旋律,致敬“最可愛的人”;開展困難退役軍人專項救助活動,為37名困難退役軍人發放救助金7.4萬元;利用春節、建軍節等重大節日開展雙擁活動,對抗美援朝老英雄蔡興海等老戰士和復轉軍人、傷殘軍人、烈屬、犧牲病故軍人家屬進行慰問,服務“走心”,官兵“暖心”。這一年“雙擁”之花絢麗綻放,這一年咸陽市總工會榮獲陜西省愛國擁軍模范單位稱號。
擎旗奮進
學思踐悟、細照篤行。學中思、思中悟、悟中行,以新思想澆鑄忠誠信仰之基、以新要求夯實固本強基之源、以新精神催生改革奮進之力。
舉旗定向,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深走實。“習語潤咸”“榜樣力量”勞模宣講團將黨的理論創新“傳”入千家萬戶、“播”到田間地頭、“走”進職工心里;中國工會十八大代表走進直播間,“凝心鑄魂跟黨走 團結奮進新征程”中國工會十八大有獎答題活動,新思想持續“刷屏”,在“大眾化”的宣傳中“化大眾”;“學習路上有風景 奮斗途中勇擔當”全市職工閱讀活動緊扣“中國夢·勞動美”主題教育活動,禮贊勞動之美、傳頌讀書之志;“最美勞動者笑臉”主題攝影大賽、“勞動創造幸福 奮斗成就未來”征文比賽、職工快閃聯唱活動,將廣大職工群眾的“百條心”擰成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一股繩”。
三個精神
勞以潤心、動以賦能。感召職工、引領職工、激勵職工,弘揚“三個精神”,爭做時代先鋒,在凝聚共識中引領社會思潮。
前賢不遠、道在于茲。承辦中紡聯、省總工會和市委主辦的“夢桃精神代代傳 爭做最美奮斗者”論壇暨紀念“趙夢桃小組”命名60周年大會,點亮城市記憶,綻放時代光彩;2023年陜西省“夢桃式班組”命名大會暨“牢記親切勉勵 傳承夢桃精神”主題分享活動,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織就錦繡夢想、鐫寫發展篇章;蒙以養正、學以成人,“勞模工匠進校園 匠心逐夢向未來”主題宣講,用勞模工匠的璀璨星光,點亮莘莘學子“青春燈塔”;成立咸陽市趙夢桃勞模志愿者服務隊,“傳承夢桃精神 爭做時代楷模”清明祭掃、“勞模學雷鋒 情暖文明城”志愿服務、“同植勞模林 共圓幸福夢”義務植樹、“金秋重陽送溫暖”敬老愛老系列活動,全方面、多角度彰顯“三個精神”的歷史沿革和實踐風采;圍繞7名首屆“咸陽工匠”撰寫的專題稿件,弘揚“三個精神”、凝聚奮進力量,榮獲陜西新聞獎。
產改賦能
奮楫篤行多澎湃、產改紅帆正當潮。謀長遠之策、行固本之舉、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在改革的時代浪潮中,護航每一朵激蕩的浪花。
產改賦能、匠心筑夢。向市委匯報全省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推進會精神及落實意見,召開全市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推進會,黨建、工建、產改一體化融合推進;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印發《咸陽市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政治建設、技能培訓、職業發展、服務保障4大體系15條舉措,織密“保障鏈”、激活“創新鏈”、夯實“協同鏈”,提升“產改”含金量;成立全市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協調小組,13家單位結成“改革聯動一張網”;17家產改試點單位,推進產改由“試點探路”邁入“區域展開”新階段;鼓勵開展“能級工資”集體協商,健全產業工人薪酬激勵機制,推行“職企同心”,開展“以技提薪”,讓“技高者多得”成為社會共識。
競賽提質
勞動“開花”、競賽“結果”。示范性競賽重點突出、生產型競賽如火如荼、技能型競賽遍地開花、安全型競賽有聲有色,以競賽熱潮助推發展熱潮。
技能成才、服務發展。國賽選拔亮相咸陽,承辦第三屆“奔騰杯”全國汽車鈑金維修技能大賽西北五省選拔賽,能工巧匠盡展技能絕活;首屆咸陽市職業技能大賽、首屆“咸陽工匠杯”職工職業技能大賽,集比賽競技性、活動集成性、群眾互動性于一體,乘技術之風、促職業成長;圍繞重大投資、重要產業,持續推動“四比一建”勞動競賽在全市507個重點項目中深入開展;在衛健、紡織、礦山救援等領域打擂臺、鋪賽道,深入開展“建功‘十四五’ 奮進新征程”主題勞動競賽63場次,有力提升競賽聚合效應;扎實組織“安康杯”勞動競賽,主題短片《守護職業健康、爭做健康達人》榮獲全總“職業健康達人”短視頻征集優秀作品三等獎。勞動競賽奏響實干“進行曲”,也奏響了同行“和諧曲”。
縣級工會加強年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堅定改革方向、增強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韌性,最大程度發揮政策集成效應,推動工會改革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
以改革增動能,錨定“五強”目標,召開全市工會維護勞動領域政治安全、“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暨基層工會組織建設推進會,擂響“催戰鼓”,打響“攻堅戰”;以改革添活力,“縣級工會加強年”鄉鎮(街道)工會“特色項目制”和開發區(工業園區)“共享職工之家”建設試點,項目“活水”激蕩起創新提升澎湃動能;以改革夯基礎,修訂《咸陽市社會化工會工作者考核管理辦法》,補齊短板,強化統籌,聚集“磁場效應”,激發“內生動力”;以改革向未來,工會主席話“加強”、縣級工會曬“成果”,從建設“工會品牌”向打造“品牌工會”邁進,“縣級工會加強年”收官不收場。
百日建會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抓覆蓋、建機制、強示范、增活力,擴大工會組織覆蓋、延伸工會服務觸角、拓展工會聯系深度,織好基層之網、夯實發展之基。
“百日集中建會行動”抓牢黨建引領、政策引路、動員引導“三個強化”,組織領導有力;深化頭部企業建會攻堅、行業工會建設提質擴面、勞動者便捷入會“三大行動”,建會入會有序;突出思想引領、維權維穩、關愛服務、創先爭優“四個維度”,維權服務有方;健全建會入會項目制、目標任務責任制、進展情況通報制“三項機制”,制度保障有效。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工商聯執委單位、互聯網企業等普遍建會,入會、引領、服務、維權一體推進。拍攝制作《為守護者守護 為創造者創造——護航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視頻短片,在全國總工會基層工作部和工人日報社聯合舉辦的基層組織建設和民主管理工作微視頻展播活動中榮獲優秀作品獎。
互助保障
聚力聚情、互助互濟。是“及時雨”,亦是“潤物泉”,更是“定心丸”。救助有力度、識別有精度、幫扶有溫度,為職工撐起健康“保護傘”。
兌現工會承諾、服務職工健康。全市參保296103人次、同比增長18.5%,參保金額2157萬元、同比增長20.5%,理賠1375萬元,受益職工16741人……一個個突破構成了“一張超出預期的成績單”。著力構建“百萬縣”引領、“全過程”服務、“多元化”保障”三大體系,夯實保障屏障,讓職工有更多“醫”靠 ;深化與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合作,在享受正常醫保報銷、互助保障理賠的基礎上,再減免個人自付部分的10%,成為全省首家在醫院理賠和優惠在同一窗口一次結清的代辦處;依托智慧工會平臺,開通互助保障參保、理賠線上服務;推出“十分鐘微宣講”,宣傳小分隊深入基層累計開展互助保障微宣講80場次,知曉率、覆蓋面、服務效能、認可度、職工生活質量實現“五提升”;職工羽毛球比賽、健康知識講座,聚焦職工所需,持續打造互助保障“服務+”品牌。
智惠服務
萬物互聯、服務迭代。從“窗口”到“指尖”,開啟工會改革新思路,從“線下”到“網上”,開創普惠服務新局面,數字化、智能化服務職工體系逐步構建。
咸陽“智慧工會”平臺啟動二期建設,做實做精工會組織和工會會員數據庫,精準掌握工會工作基本盤,推進工會組織和工會會員實名制數據質量提升,工會情況一屏掌控;
在部分職工服務站點設置“智慧工會”一體機,拓展應用場景,讓職工群眾便捷悅享工會服務;線上學習、線下領獎,手機導航、就近休息,網絡投票、確定項目,問卷調查、提升規范,通過各類職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重點工作落地見效。咸陽市“智慧工會”平臺被中華全國總工會官微報道,并榮獲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央網信辦主辦的2023年“網聚職工正能量 爭做中國好網民”互聯網+工會普惠服務“創新型”平臺稱號。
職工文聯
時代浪潮奔涌,文化靜水流深。以文化人、以文潤城,文化與發展交融激蕩。文脈弦歌不輟、文明生生不息,昂揚的時代精神在日新月異的土地上不斷升騰。
咸陽市職工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應時而生、乘勢而起,下設9個協會,進工地、進企業、進社區、進軍營、進鄉村、進學校20多場次;職工文化藝術創作創新工作室不斷擴容,由19個新增至32個,把職工群眾中蘊藏的創作能量激發出來,詮釋厚重的咸陽職工文化力量;職工大講堂、大舞臺、職工秦劇團、職工力度之聲、職工愛樂合唱團舉辦各類展演、講座輔導、培訓等職工文化主題活動40余場次,服務職工群眾超過5萬人次;“活力新咸陽 秀出新時尚”職工時裝秀、“文藝輕騎兵下基層”消夏演出,一場充滿文化味、工會味的演出讓職工連連稱贊,回味無窮;原創勞動競賽歌曲《建功新時代》、原創MV歌曲《尋夢》、文學作品《尋常人家》……一曲曲、一部部有溫度、有筋骨、有力量的文藝精品,屢獲桂冠,全市百萬職工盡饗文化饕餮盛宴。
陜ICP備19012402號-1 版權所有:咸陽市總工會 聯系電話:029-33210205 郵箱:xyszghbgs@163.com 技術支持: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