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入9月,在咸陽市綠樹環抱的濱河西路,在思源南路社區,每天總能看到頭戴小紅帽的志愿者,他們或手持工具撿拾一個個煙頭、或將掃碼車一輛輛擺放整齊……原來這是由市總領導與機關干部一起,“沉”入街頭巷尾開展文明志愿服務活動所呈現的畫面。
心系文明植根大眾
“心系文明植根大眾”這是市總工會創建文明城市的著力點,也是堅持不懈、追趕超越的落腳點。市總向全市各級工會印發了《咸陽市總工會創建文明城市百日沖刺活動安排》《關于組織機關干部下沉社區路段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通知》,成立了以市總領導牽頭,相關部室組成的領導小組,下設創文辦公室,抽調精兵強將,劃撥專項資金,結合工會工作實際,下沉社區路段開展文明志愿服務活動,不論工作多忙,或是節假日,風雨無阻,一天不落,走向街頭撿拾煙頭紙屑、清除垃圾、野廣告,規范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放等,并劃分多個小分隊,由市總領導率隊上街道、走社區,入門店、進住戶開展創文活動。市總主要領導多次深入位于西郊的新興紡織工業園新建市工人文化宮項目工地,現場指導創文、環保工作,要求全力打造文明工程,確保創文工作不留空白,不漏死角。
文明之花綻放新蕊
創建文明城市,建設美好家園,從你我做起,從點滴做起。這是咸陽總工會干部和廣大職工的共識。
按照市上的部署,市總工會組織西北一棉、水務集團、康惠制藥、市工人文化宮等8個市直基層工會和秦都、渭城2個區總工會,共300名志愿者,連續5天分布在市公交集團公司11、19、21路等多條線路150輛公交車上。
咸陽寶石鋼管鋼繩有限公司工會專門召開志愿者誓師動員會,9月17日還帶著大禮包慰問了19路公交司機,感謝他們在文明城市創建中所付出的艱辛和貢獻。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300名志愿者每人每天披星戴月跟隨公交車來回奔襲4趟,長達7、8個小時,不時提醒乘客戴口罩、掃碼乘車,并為老弱病殘市民提供幫助,他們既是志愿服務者,又是接受教育者。
西北一棉志愿者羅麗萍說,跟車途中,遇到一位顫顫巍巍的老大娘拉著裝滿紅薯的小推車上車,我幫她抬紅薯,并前后扶助,下車時大娘用地道的河南話連聲說:“閨女,謝謝你、謝謝你!”還為我豎起大拇指。這讓我親身體驗到“搶困難、送方便”的夢桃精神。
“我們志愿者在車上引導乘客上車掃碼,幫助行動不便者上下車,乘客一句溫馨的話語,一個淺淺的微笑,皆令我像喝了蜜一樣甜蜜蜜。”咸陽寶石鋼管鋼繩有限公司志愿者張蕓說。
市水務集團志愿者史曉紅深情道:“戴上紅袖標,就擔起了責任。不僅僅是在車上,哪怕是在車站候車,在路上行走,志愿服務無時無刻都在進行著。我幫他人查看站點,幫老人調試手機等身邊事,小小的紅袖標仿佛一團火,溫暖人心;猶如一枝花,綻放新蕊。”
持之以恒常抓常新
創文明不易,守文明更難。近年來,市總工會全力抓創文工作,持之以恒、常抓常新。先后在全市工會系統廣泛開展了“網聚職工正能量、爭做中國好網民”“善行義舉進企業”主題活動,依托“學習強國”平臺,組織機關工會干部“網上練兵、學習強市”;開展了全市職工“黨在我心中、我在職工中,爭做新時代最美工會人”演講大賽和“中國夢·鑄警魂·勞動美,爭做新時代最美奮斗者”知識競賽等多項活動,叩問工會人的初心使命,講述工會人的暖心故事,展現工會人的責任擔當。
疫情期間,市工人文化宮開展了“云課堂”“網教學”,組織職工藝術家創作并由市總工會推出《擔當》《誰最累、誰最美》《患難相依》等14首戰疫之歌。在全國著名班組——趙夢桃小組命名57周年之際,市總領導多次深入咸紡集團一分廠紡部車間“夢桃之家”看望慰問全體組員并資助新建“母嬰關愛室”,勉勵大家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在工作上勇于創新、甘于奉獻、精益求精,爭做新時代最美奮斗者,把夢桃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西北一棉實業有限公司在社區南大門內,新建了咸陽首座室外“夢桃主題文化園”,該園22個設計精美、圖文并茂的深紅色展板,宛若翻開一頁頁厚重的歷史經典圖書,吸引眼球、令人關注,已成為社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巍巍九嵕山,悠悠渭水河。市總工會在一屆接著一屆干、一棒接著一棒跑的“創文”過程中,一定會為咸陽這座大秦故都貢獻工會力量,翻開更加輝煌燦爛的新一頁。
陜ICP備19012402號-1 版權所有:咸陽市總工會 聯系電話:029-33210205 郵箱:xyszghbgs@163.com 技術支持:google